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

熾熱的樓市



在繁華的社會,每一個人都為著自己,家人而努力工作,有的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奮鬥,在地少人多的香港,大部分人每天都是為口奔馳,打工仔一族,最渴望能夠早日上車,能夠早日成為業主。然而,事實上香港樓價高企,有多少市民真的可以實現買樓的夢想

即使買了樓,並不代表你可以放鬆心情擁有美滿人生,事實上,從此便踏上供樓之路,每天依舊工作,為的只是每天在居住的房子。
在這世代,貧富懸殊問題嚴重,不是努力工作,便可以得到做屋主的機會,有時候即使做了業主,可以一輩子都要為房子賣命了,臨死的時候也不知道房子供完了沒有,為何要這樣呢?

看到樓價不斷上升,地產商又密密興建豪華房屋,什麼首都,什麼天晉,遙不可及的名字,天文數字的樓房,什麼人可以居住?可能我一輩子也不曾接觸過這階層的人士吧!

北海道之旅-棕熊皮囊





上次說到北海道動物園的北極熊,翻閱旅行的照片,發現有不少有趣故事想與大家分享。

今次選了扁平的牠。


回憶起當時參觀水旋館,於入口大堂,我發現了牠,牠俯伏在那長凳之上,毛茸茸的,看著牠呆滯的樣子,我不禁把注意力放在牠的身上,因此我與牠對望, 凝視著牠。


每逢走過牠身邊的遊客,無不停下來與牠合照,就如參觀動物園般,與動物合照,唯獨不同之處是與牠有親身接觸,沒有鐵籠。遊客輕輕撫摸牠,其實它已經沒有靈魂了,為何一起首寫發現了「牠 」呢?


因為棕熊給我的感覺,雖然沒有內臟心肺,剩下的只有皮囊,但人們待它如真的棕熊,仿佛有生命般,如果確實有生命,相信它不會那麼容易就範。


看著它扁平的皮,腦海中不停湧現問題,有關皮草的問題。冬天剛剛過去,在時裝店掛上不同種類不同樣式的皮草,在街道上情況更為有趣,就如猛獸出籠,擺出各種姿態,爭艷鬥麗。冬天過去,夏天來臨,猛獸只好再次走進衣櫃裡冬眠,等待下一次冬季時裝秀。


相比之下,在這長凳上的棕熊皮草好像幸運得多,起碼其面貌依然存在,每天只需躺在那裡與遊人合照,給人撫摸欣賞,生命像得以延續。事實真的如此?
我關心的問題是究竟棕熊是活生生被殺害而製成皮草,還是病死才整成皮草?按棕熊的大小來看,絕對不是百年歸老。
它生活舒適愉快,活在冷氣室內,這是它真正想過的生活?無人知曉,而棕熊根本無權選擇。
可喜是它沒有靈魂的身驅依然存在,每天都在工作,至少它的存在是有價值。

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

人生的意義


上次說到動物園的北極熊,開始懷疑牠們生存的意義,想到自己的人生其實與籠中的動物無異。(限於自己本人感受,並不代表任何人)



人生有不同階段,相信最愉快是剛出生至童年吧!無憂無慮,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無拘無束。往往愉悅的時光永遠是最短暫,上了中學面對公開試,每天上學,等午飯時間,用膳過後等待放學,天天如是。

完成學習階段,進入社會做事,原來沒有什麼分別,每天上班等午餐時間,午飯過後等待放工,日復日,年復年。

走到人生的盡頭,回頭一看,驚覺自己一生並沒有什麼大成就,也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過去,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?立時想起預科曾讀過的一課書,殷海光先生所寫的人生的意義〉,文中指出,人生的四個層次:1.物理層,2.生物邏輯層,3.生物文化層,4.價值層。文中令我最深刻的是,人要滿足了基本生理上的需要方可向價值層繼續發展,然而,直到目前為止,我都不大明白所謂的有了真善美的意識,有道德,有理想就是價值層,可能我只能達到生物文化層,未能領略到箇中道理。

人,是否要用畢生的時間去尋找真正的「人生的意義」,我相信不是,但究竟「人生的意義」又是什麼?

「整溶」你?


現時打開報章雜誌,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明星,模特兒等樣貌相似,雖然每一個都很漂亮,但有沒有留意到,他們少了一份獨特的味道。

整容風氣盛行,不男女老幼都會幫襯整形美容公司,為的是外表,留不住的軀殼。

整形是一件可以令你又愛又恨的事情,愛美是人的天性,如果可以眼睛大一點,鼻子挻挻,你說有多好,整容絕對幫到你,手術成功,樣貌上的改變可能可為你帶來工作上的改變,社會待遇上的改變,更可能便你得到一生的幸福,但你要所面對的是其他人的目光,亦好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整容。除了精神上的壓力增加,經濟上亦會受到意想不到的影響,因為整形手術費昂貴,加上整容會使人上癮,最後債台高築,不少外國例子,整容人士即使無錢,債務累累,寧願打透明質酸也不交電費水費等,這是鐵般事實。

以上還不是整容最可恨的事,最可恨是手術失敗,分分鐘整容變整溶,所帶來的事一輩子的影響,是痛不欲生的後果。

古語曰:「身體髮膚,受諸父母,不敢毀傷。」,愛惜自己,保護自己的身體是中國從古到今重孝道的行為,既然天生如此,何不好好接受,內在的「整容」亦非常重要,而這更是可以留住的部分。

還想「整容」嗎?

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

賣旗


每逢星期三或星期六都會有不同的慈善機構舉辦賣旗籌款活動,人們見到賣旗人士,有的會雞飛狗走,左閃右避,有的會主動走上前捐獻。你們又屬於那一種人?

在我的中學時期,本是香港紅十字會會員,踴躍參加義工服務,當然不少的賣旗活動,我賣旗無數,起初雄心壯志,每次賣旗都非常落力,為機構籌的善款,但當一件事情重覆地進行,漸漸開始覺得變質。

有一次,我如常到街上賣旗,起初一如以往落力賣旗,直到我邀請一位老伯伯買旗,他不是一口拒絕我,而是當街大聲問道:為什麼我要向你買旗?你給我一個理由。」我向他解釋是為某某機構籌款,但他只是說有很多善款都是用於行政方面,實際受惠的人又有多少呢?他更跟我說,做人要有理由。

就是這番短短的話,喚醒了我的心靈,從來賣旗我只會在乎能夠籌的多少錢,而實際有多少人有什麼人受益,我從不去了解,當那伯伯問我這問題時,我啞口無言,同時又懷疑自己所做的事,是不是真的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,賣旗是幫人還是一些機構的門面功夫,我開始混亂了。

伯伯最後更贈了我一句:做人一定要有理由!
……對嗎?

焚化爐

香港的人口不斷增加,固體廢物的數量也就相應地以陪數上升,「兩個分別位於將軍澳及打鼓嶺的堆填區預計最早會在二○一二年及二○一五年相繼飽和。」《立法會新聞公報》政府的其中一個抒困措施就是擴展堆填區,但堆填區引發的問題相信大家於學生時期已大約清楚,這裡不詳談。而另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興建焚化爐,但反對聲音不斷,究竟是利是弊,筆者與你好好討論一番。

奧地利
(相片取自Google)

台灣北投
(相片取自Google)

香港葵涌
(相片取自Google)

以上三張相片,除了地區分別外,最重要的是新式舊式建築,廢物的可持續性和人民的接受力的分別。香港曾經亦有焚化爐的出現,但由於環境污染嚴重,最終關閉,香港的廢物最終單一化置於堆填區,焚化爐的興建實在急不容緩。很多環境保護組織相繼反對興建,原因是焚化爐的二噁英、臭味、污水排放,對環境影響十分嚴重,但似乎他們仍停留在舊式焚化爐的年代。世界各地如台灣、奧地利、紐約等地,已相繼興建新式的焚化爐,有調查顯示,這些新式建築所排放的污染物可被循環再用,如焚化爐的熱氣可作發電,而由於熱力高於800度,二噁英的排放可作改善,另外有人曾走近焚化爐,亦感受不到臭味的問題,似乎較堆填區有可取之處。

再者,位於台灣的焚化爐建築,它的中心部分興建全天候暖水泳池,供泳客使用,而其附近則是一般民居;又如奧地利的設計,就有如一般的藝術家的美麗成果,很多遊客都會「到此一遊」,就如一個景點。由以上兩個例子可見,世界大眾的接受能力是遠遠超乎香港的普遍市民。

在未完善的廢物分類的香港社會裡,堆填區的壓力不斷增加,雖然興建焚化爐亦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廢物處理方法,但相較被用放堆填區的地方的不可持續性,焚化爐的貢獻更大。香港人在很大程度上,都似乎著眼於現在的改變,卻往往看不見未來的社會變化。需知道愈發達的地區,廢物的數量就愈多,雖然這個似乎惡性建築物是對附近居民有不利之處,但只要參考世界各都的成功例子,卻可見其實對社會有莫大益處。又以高鐵興建,西九文化區的發展為例,香港人總在一拖再拖,可知這是世界發展的潮流,只享受現在的美只會使社會退步,最後被淘汰。香港人應該多往前看,增加個人的接受能力,而不是單單停留在現在的一刻,目光短視,對社會發展實百害而無一利。

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

北海道動物園之北極熊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到過日本的動物園呢?今年的一月份筆者與家人到北海道旅遊,第一站是到當地的動物園遊覽,動物園的名字是什麼,我已經想不起了。記得曾近距離觀看企鵝,另外令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那裡的北極熊,牠們住在人造的雪山上。


那裡,遊人可以在戶外觀賞北極熊,亦可以走到專為遊客而設的玻璃窗,與北極熊的距離不足二十厘米,只是玻璃之隔,在那玻璃窗前我看到一隻北極熊在搖動牠的頭部,好像給人們觀看其威武的樣子,牠走著相同的路線,往來兩邊的玻璃窗,每每走到玻璃窗前都是擺出同樣的動作,相信是動物人員訓練牠們,我站多久牠就一直在沿路線走,擺頭,沿路走……牠從不間斷。








然而我看到的,只有驅殼而沒有靈魂的北極熊在重覆牠一天的工作,不曾在牠臉上看到北極熊的活潑,生氣,只留下無奈。我只可以說牠是我曾經見過最勤力的動物,當然,牠為的可能只是一天的糧食,所以不停地勞動,那牠的自由呢?

可能在這裡的北極熊不用因為缺乏糧食而死,但每天在重覆同樣的工作,生存的意義到底在哪裡?
受到全球暖化問題影響,北極熊數目不斷減少,因為冰川溶化,北極熊會因沒有冰塊而浸死或是糧死不足而餓死,即使如此,我也寧願是活在野外的北極熊,縱使生命受到威脅,但至少能夠有基本的自由。
我望著園裡的北極熊,有的只是可憐牠們的心,其他,我什麼也做不了